小学美术教案

2024-04-19  6

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,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,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、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。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?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8篇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
小学美术教案篇1

 课题:变一变

 课时:1课时

 课堂类型:造型表现

 教学目标:

 1、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分割组合的方法,产生变形的画面效果。

 2、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割纸、粘贴组合的技巧。

 3、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。(安全使用美工刀)

 教学重难点:

 1、学习将,切成长条后排列,产生变形的效果。

 2、割纸、粘贴组合技巧的应用。

 教具学具:、美工刀、直尺、垫板、胶水、图画纸、卡纸、剪刀、铅笔

 教学过程:

 一、组织教学:

 二、讲授新课:

 (一)引导阶段

 1、出现范例:两张相同,一张经过处理产生变形。

 2、引导学生自学技法点击:

 利用教科书中的“技法点击”培养学生自学意识。

 3、请学生介绍操作方法。

 板书:制作要点——分割:直线组合:直线等距

 4、提出问题:还有其它的分割、组合的方法吗?

 5、教师根据学生的设想边边出示范例

 制作要点:分割:直线、曲线……

 组合:直线等距,直线不等距、曲线排列……

 (二)发展阶段

 师:怎样来实现我们的设想呢?

 1、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操作难点和要点,讲解演示操作的方法

 分割:先用铅笔画出裁剪线。另曲线分割必须先用硬纸皮做一把特殊的尺子,再画线;用尺子对准线,左手压实,右手持刀裁剪。(也可用剪刀剪出)

 组合:在底纸上,标出粘贴的位置;将裁剪好的纸条,排列起来达到满意的效果后,粘贴完成。

 2、作业要求:把切成长条排列粘贴,产生变形的效果。

 A、使用工具刀注意安全。

 B、要求切割平整、排列组合有新意。

 三、学生作业,教师指导:

 四、课后拓展:

 1、将制作好的作品挂在自己的书桌上。

 2、可用此法布置班级。

 3、制作小书签。

小学美术教案篇2

 教学目的:

 使学生初步了解色彩人物画的基本方法和步骤.巩固所学的色彩知识,学习用色彩的深浅来表现画面层次.

 重点难点:

 重点:学习色彩人物写生的基本方法和步骤

 难点:画面色块的深浅、冷暖对比,画出每个学生自己的色彩个性

 教学准备:

 课件、水粉画工具等

 教学过程:

 一:课件引入

 1:出示学生人物速写,引导欣赏。小结:这些平常的速写,为色彩创作画提供了极好的素材。

 2:出示色彩人物创作画,画中人物形象生动,色彩层次分明

 3:板书课题

 二:新授

 1:讲解比例

 请一位学生上台来,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,讲解人体比例和“立七、坐五、蹲三”的变化规律

 2:教师示范,边画边讲解步骤方法和要求

 (1)构图设计

 确定写生人物在画面上的大小,先定出头在画面的大小。因为画半身还是画全身像,所画头的大小在画面上不一样,人身体部分画得越多,头在画面上就应画得小

 (2)肯定下笔

 认真观察,抓住人物主要动态和形象特征,胆大心细地用长线肯定地勾画出所看到的形象轮廓。运用取舍表现细部和主要衣纹.

 (3)力争不改,一气呵成

 三:学生练习

 写生:同座同学分为一组,分组到室外写生,相互各为10分钟.

 四:讲评作业,布置下次色彩用品,小结下课

 第2课时

 一:导入课题

 1: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色彩知识,谁来讲一讲,运用冷暖对比色对画面色彩主要有什么作用?

 小结:能使画面色彩更加活泼、生动

 2:板书:冷暖对比

 3:问:画面色彩运用浓淡深浅变化又有何作用?

 小结:能使画面层次分明,主体形象突出,并有一定的立体形

 板书:浓淡深浅

 这节课我们就来运用这些知识画色彩人物

 二:新授

 1:欣赏、分析

 (1)这4幅画哪些运用了色彩的冷暖对比?

 (2)哪些又运用了色彩的浓淡、深浅对比?(学生讨论,教师小结)

 2:着色方法与步骤

 (1)确定用色方法

 如浓淡深浅变化的方法。人物色学浓,背景色则淡浅,反之,相反

 (2)涂画人物

 先画脸部再画衣服

 (3)画背景或周围景物

 三:辅导学生练习

 强调:调色时注意掌握水分的多少

 四:小结全课,展示作品,讲评色彩。

小学美术教案篇3

 教材分析

 本课是小学美术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课。属于造型·表现、欣赏·评述学习领域。是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,体验造型乐趣,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。使学生通过看看、画画、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、所感所想的事物,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。本课针对学生特征和心理特点,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观察、欣赏、体验和感受中自主探究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学习。融看、画、做、玩于一体,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。在教学过程中,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,探索各种线的造型方法,并围绕本课的知识点,通过线造型给人的不同的视觉感受,能较准确的运用直线、曲线等美术造型语言进行艺术创作。

 学情分析:

 本课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,让学生在轻松、自然的观察、欣赏、体验和感受中自主探究,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学习。融看、画、做、玩于一体,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。由于学生整合能力还不够,在教学中我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大量,不但可以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,还会有效提高美术课程的文化传承作用,以达到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。基于对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,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。

 教学目标:

 1.知道曲线与直线分别能够表示动与静的感觉。

 2.能用曲线或直线进行主题创作。

 3.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,提高观察力、表现力。

 教学重点

 体验直线和曲线所产生的静止与流动的不同感觉。

 教学难点:

 能准确地运用直线和曲线这两种造型语言表达自己的独特理解。

 教学准备:

 课件、实物道具、各种等。

 教学过程:

 (一)引导阶段:

 1.对比观察,用线条作记录:

 a.教师组织几名学生到前面,师生共同玩一玩事先准备好的彩带,随意舞动飘飞,其他同学观察后用线条做简单记录。

 b.观察教室里的门、窗、墙角线,把它们用线条记录下来。

 2.对比观察后,从线条的种类,带给人们的感觉,产生的联想三方面来讨论:彩带舞动记录的线条,门框墙角记录的线条有什么不一样?

 3.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并归纳:

 种类:直线曲线

 感觉:静动

 联想:静(桥、铁塔、路灯、地平线、楼梯、公路、建筑物、电线、麦田……)动(梯田、沙漠、流水、艺术体操、海浪、舞龙灯、夜晚的焰火、绽放的礼花、跳动的火苗、舞蹈、流线型跑车、雕塑、床单的图案、树根……)

 4.线条是绘画中最概括最简明的表现形式,线条的变化也是丰富多彩、千变万化的,以上的学习和我们接下来将要研究的都是线条的动与静。(提示课题)

 (二)发展阶段:

 1.学生将手中的分为静和动两组,师生共同反馈。

 2.线条在生活和艺术创作过程中运用十分广泛,艺术大师也恰恰利用了它的丰富多彩创作出了不朽之作。

 出示图画,指导学生观察。

 艺术家们用多样变化的动感线条和富有节奏,充满强烈韵律感的艺术手法,表现了画家们丰富的思想内涵。

 3、其实绘画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,我们再来欣赏一些同龄小朋友的作品。

 出示好的作品,供学生欣赏。

 (三)练习创作阶段:

 1.欣赏了这么多的作品,我想你们一定有所收获,那么请同学们交流讨论一下,你想用什么线条表现一幅什么内容的画面?学生讨论后汇报结果:

 (1)用平行的直线表现静止感觉的作品。

 (2)用弧线、有节奏的波浪线,动感强烈的线条表现流动感觉的作品。

 2.学生绘画,教师巡回指导,启发有困难的同学,展示、鼓励有创意的作品。

 (四)作品展示、评价阶段:

 1.学生自评,同桌互评,小组评。

 2.教师点评,提出修改意见。

 (五)总结阶段:

 在我们的生活中,还有很多以线造型表现的事物,只要我们拥有了善于发现美的眼睛,美就在我们身边!

 (引入生活情境,提示学生整理物品)

小学美术教案篇4

 课时:二课时

 目标:

 1、在上节课的基础上,通过学习,使学生能综合多种材料设计或制作“美丽的手提袋”。

 2、欣赏作品,同时感受自己制作作品的美。

 3、鼓励学生大胆构思、充分发挥想象,能设计出各具特色的作品。

 重点:学生能综合多种材料设计或制作”美丽的手提袋”。

难点:能设计出各具特色的作品。

准备:教师:范图、教师和学生作品、废旧物品、剪刀、胶水等

 学生:水彩笔、颜料、毛笔、水、调色盘、蜡笔、彩色铅笔、废旧物品、剪刀、胶水等。

 过程:

 第一课时:

 一、组织教学

 二、讨论、欣赏

 1、如果让你设计”美丽的手提袋”,你该设计怎样的?

 2、你准备用什么材料来设计?

 3、以组的形式进行交流并欣赏作品。

 4、看完作品,你有新的想法吗?

 (1)用画面表现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想法,

 (2)用手工表现的同学也谈谈自己的看法。

 (3)以次相互得到启发。

 5、教师引导学生具体欣赏作品

 (1)绘画作品:

 (a)构思新颖在什么地方?它应用了那些工具?效果如何?

 (b)如果你要画你还会应用那些工具?出现那些效果?

 (2)手工作品:

 (a)运用的材质是否合理?

 (b)如果你做会用些什么材料?(学生例举多例)

 (c)此创作的新意何在?

 三、学生作业

 1、用你喜欢的方式,设计制作“美丽的手提袋”。它不一定仅仅是现实生活中的,还可以是想象中的'。展开你们的想象吧!

 四、巡回指导

 1、全面观察学生作业。

 2、对个别学生进行初稿的辅导。

 五、小结

 1、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作一简单介绍。

 2、布置下一节课所带工具。

 第二课时:

 一、组织教学

 二、欣赏

 1、欣赏学生作品(一部分是现实的作品,一部分是想象的作品)

 2、但这些作品都是用平面来表现的,鼓励学生用立体的手法来表现。

 三、继续上节课作业

 1、完成你设计的“我设计的手提袋”,加进自己的想象。

 2、表现的角度、方法、材料别具一格。

 3、大胆展开想象,不拘泥。

 四、巡回指导

 1、小组间交流作品,指导一部分学生作业。

 2、指导学生综合各种工具表现,鼓励学生制作出精彩的作品。

 五、小结

 1、展评学生作品。

 2、自己说明创作意图、评价自己或他人绘画作品。

小学美术教案篇5

 教学目标:学习滚动玩具的制作方法,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。

 教学重、难点:

 1、滚动玩具的制作方法。

 2、设计动物的形状。

 教具学具:卡纸、彩笔、剪刀、胶水、沙子,瓶子或罐子

 教学过程:

 一、组织教学:按常规进行。

 二、讲授新课:

 1、引导阶段:

 (1)出示范作进行滚动游戏,激发学生兴趣。

 (2)说一说这些玩具是怎样制成的。(让学生自学书上的制作示意图)

 2、发展阶段:

 学生制作滚动玩具

 (1)设计一只熊猫形象,并注意要突出其前肢的画法。

 (2)把熊猫的形象剪下。

 (3)把熊猫的形象贴在圆柱上。(腿部贴住,头部竖起)

 (4)往盒子里灌进一些沙子,滚动时可以听到"沙沙"的响声。(注意沙子不要灌满,否则听不到响声。

 三、学生制作,教师辅导:

 启发学生制作其它滚动玩具

 1、回顾滚动玩具的制作方法。

 2、学生设计其它形象(人物或动物)制作滚动玩具。

 四、作业评析。评析标准:滚动玩具的制作方法正确,形象设计生动。

 五、收拾与整理

 六、课后拓展:回家后进一步提高“会滚动玩具”的设计创意。

小学美术教案篇6

 教学内容与目标:

 1.显性内容与目标

 应知:了解电视的发展,简单知道有关电视片的拍摄过程。学习如何把一个复杂的故事概括成连环画。

 应会:利用废旧物设计和制作电视机外壳,会画简单的连环画,会合作完成作品、表演作品。

 2.隐性内容与目标:

 渗透设计意识,合理利用材料。

 教学重难点:

 重点:学习利用废旧物品设计制作电视机壳,学习连环画的基本绘画方法。

 难点:新颖的设计,连环画的内容有趣,合作协调,表演生动。

 教学准备:

 废旧纸盒、纸袋、胶水,绘画用笔,彩纸。

 教学过程:

 1.导入新课。

 (1)放映电视短片。

 (2)组织学和记忆叙述一个片中的内容。

 (3)分小组每个人发言,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。

 2.观察,感受。

 (1)学生叙述连环画作品的故事内容,展示出不同的几幅。

 (2)启发学生分析哪一幅画面内容简练、故事完整。

 (3)由此得出连环画的表现方法和特点。

 (4)展示分析学生的连环画作品。

 3.思考,探究。

 (1)提要求,指导参与小组合作分工。

 (2)编故事。

 (3)集体合作演电视。

 (4)分工完成作业。

 4.评价,延伸。学生互相评价。

小学美术教案篇7

 一、引导阶段

 1、组织教学。

 2、教师出示对比:一普通的月饼和经过包装后的月饼。学生通过对比了解到:随着时代的发展,人们对日常礼包装越来越重视;让礼品穿上美丽的外套,能使人们更加喜爱。

 3、导入课题。

 二、发展阶段

 1、教师展示课件,讲解方行纸盒的包装。

 (1)根据废旧盒子的大小裁剪与之相适应包装纸的大小,将盒子放在包装纸的正中央。

 (2)用双面胶或胶水接合两边。

 (3)抓住包装纸,沿着礼盒边缘,将有打折的部分往下折。左右部分的纸,也是沿着礼盒边缘往中间折入。

 (4)将底部的纸对折,再粘上双面胶或胶水固定,注意折线须对准盒高的中线。另一面做法相同。

 (5)用柔软的材料制作花束系在理盒上。

 2、让学生讨论不同的礼物是怎么包装的,师生交流。

 3、教师给学生展示不同包装的礼物,开拓学生的眼界。

 4、学生练习:用废旧的盒子或纸袋,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。可以设计单独的包装,也可以设计一组包装。

 5、教师巡视指导。

 6、作业评讲:学生之间,师生之间互相点评。

 三、教学拓展

 1、可以将包装设计装饰成小动物、小娃娃、旅行鞋、星星等形状。

 2、也可以使用用旧的药瓶、饮料瓶、香水瓶、牛奶纸盒等作基本形状来练习包装,然后再用带子、彩色纸等材料加以美化,利用纸垫、金属小圆片等物进行装

小学美术教案篇8

 一、课时:

 2课时。

 二、教学目标:

 使学生能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出可爱的娃娃,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及动手制作能力,并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。

 三、重点:

 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材料制作,发挥想象力。

 四、难点:

 使学生制作出较有特色,有新意的娃娃。

 五、教具:

 课件、彩色纸、剪刀、胶水。

 六、教学过程:

 第一节:

 (一)导入新课:

 播放课件;一个个用塑料袋做成的可爱的娃娃在蓝蓝的天空中一飘一飘的,并伴随着欢快的背景音乐。提问学生:这些娃娃漂亮吗?你们知道它们是怎样做出来的吗?(把课件中的娃娃放大给学生看,使学生能较清楚地观察。)学生回答后,教师补充完整;是用各种颜色的彩纸在塑料袋上拼贴成娃娃的脸,然后,再往塑料袋时吹满气,用绳子扎起来,牵着绳子跑,就成了“会飞的娃娃”。今天,我们就来做这种“会飞的娃娃“。(板书课题)

 (二)讲授新课:

 1、提问学生;“同学们,你们认为把娃娃做成什么样子会比较可爱呢?”学生回答,教师总结;我们可以把娃娃的脸做成各种各样的,如;人物、动物、怪物、其它等。老师这里有些姿料,我们来欣赏。

 2、播放课件中的资料给学生看;点击“人物”,出现小女孩、小男孩的各种头部形象;点击“动物”,出现熊猫、小狗、小兔等各种可爱的动物头部形象……指出制作娃娃时,主要注意五官、发型的装饰。

 3、教师示范制作技巧:

 (1)注意色彩深浅的搭配,使色彩搭配出较好的效果(课件演示)。

 (2)剪贴两只大小形状相同的五官时,如眼睛、耳朵时,可以把彩纸对折剪,一次剪两只。

 (3)做小女孩的头发时,把彩色纸剪成一条一条的,再用铅笔卷一卷,就有卷发的效果。

 (二)布置作业:做一个可爱的娃娃。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作业。

 (三)课堂小结。

 第二节:

 (一)表扬上节课作业中构想较好的作业,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去制作。并宣布做完后,在课堂的后十五分钟带学生去操场体会娃娃飞起业的感觉。

 (二)学生继续作业,教师辅导,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材料,尽量使制作效果更好。

 (三)学生制作好后,教学生吹气、扎紧,使绳子留下一段能用手牵起来的长度。

 (四)总结学生制作情况,并指出我们待会就要走出教室到操场去放飞娃娃了,大家注意在玩的时候,要多保护环境卫生,不能乱扔,玩完后要带回教室。

 (五)在下课前十五分钟,组织学生走出教室,到操场心尽情地体验娃娃飞起来的快乐,与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,在游戏中,与学生探讨娃娃会飞的原因,引导学生探讨自然科学知识。

 (六)作业布置:做一个可爱的娃娃。

 七、板书设计:

 会飞的娃娃

 人物怪物、动物、其它

 八、教学后记:

 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,提高了创造力。

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,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,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。教案应该怎么写呢?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5篇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
美术教案篇1

 教学内容: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6课《快乐的回忆》

 教学理念: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自己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,用吹塑纸版画或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。并能从中感受特殊的纸版画材作品带来的乐趣。

 教学目标:1.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,并用绘画或纸版画的形式表现出来。

 2.学习纸版画的绘画技法,利用吹塑纸进行创作。

 3.通过绘画和制作,培养学生观察力、创新精神和再造能力。

 教学重点:学习纸版画的制作方法。

 教学准备:课件、吹塑纸、铅笔、水粉颜料、调色盘、质地较薄的纸,及硬卡纸,画笔,小铁夹。

 教学过程:

 第一课时:

 一、创景导入:

 让学生对生活片段进行回忆,并讲述。(引导学生在欣赏他人作品的基础上,回忆自己生活中快乐的片断,激发学生创作热情。)请大家睁大眼睛,竖起耳朵,可别错过哦!

 二、自主探究:

 1、欣赏版画作品。

 2、通过观察和讨论,引导学生认识纸版画的表现方式。请同学们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:纸版画是通过什么方法加工完成的,它与绘画作品比较,有什么不同的视觉效果?

 3、技法学习、教师示范:

 (1)出示制作简易纸版画的材料——吹塑纸,启发学生思考,运用什么工具和制作方法可以制作成纸版画。

 (2)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,采用刻、划、撕等方法进行创造性地使用,制

 作出内容丰富、造型美观的纸版画作品。

 三、学生作业:

 在制作好纸版的基础上,思考并尝试怎样拓印出多色纸版画。

 四、讲评作业:

 1、选取优秀作业,表扬造型美观、整体看画面效果好的作业,表扬最佳搭档。

 2、布置下节课工具材料。

 第二课时:

 教学重点:学习纸版画的制作方法。

 教学难点:纸版画的印制,水份、颜料厚薄程度的掌握。

 教学过程:

 一、导入新课:

 并展示上节课的优秀作业,回忆纸版画的特点,以激发学生的兴趣!

 一、情感升华阶段:

 带领学生欣赏大量版画作品(课件)引导学生懂得只有善于观察、善于利用身边的材料和工具求新求异,就会创作出好的作品。

 二、动手操作阶段:

 作业要求:欣赏教材中作品,用纸版画或绘画的形式进行复制或者创作。作业步骤:启发学生讲解制作过程。

 1.设计。

 2.制版。

 3.添加背景。

 4.剪、刻、拼、贴。

 三、学生作业:

 1、放轻音乐。

 2、两人完成一幅作品,要求要有合作精神。

 3、教师巡视指导。

 四、讲评作业:

 选取优秀作业,表扬造型美观、色彩鲜艳、整体看画面效果好的作业,表扬最佳搭档。

 五、总结拓展:

 本课同学们学会版画的基本方法,这种方法运用广泛,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运用这种方法,希望同学们多去发现、去探索、体会生活的乐趣。

 教学反思:

 传统的版画教学在教授此内容时,一般是由教师告诉学生第一步干什么,第二步干什么,每一步如何操作。教师讲,学生听,学生是被动的,它没有思维活动或较少思维活动。学生学习没兴趣,由于思维没有打开,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掌握不牢固,记忆不深,学到的东西留于表面,虽然也能完成任务,但照葫芦画瓢的多,有创意的少。

 多媒体、电脑等等高科技,实际上那只是手段之一,关键我们要搞清楚新理念的关键在哪里,如何切实可行地用到课堂中,只有这样,新理念的应用才不会留于形式,而是能实实在在为教育教学服务。作为青年教师,我要促使自己不断的学习新知识,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,搞好课堂教学,并通过实践,及时反思,总结经验。加强自身各方面的修养和能力的提高,扎实工作,才能把握好新课程理念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。

 导入新课的环节中,没有必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不必要的内容上!应该留足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尝试和作业练习,这样也会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作业展评!

 利用现有的材料可以制作出什么呢?想做什么?这一环节可以先给学生出示一些简单直观的范例,启发学生的思维。但是这样有一个弊端,可能会框住学生的思维,只会模仿范例。反而会形成反效果。

 怎么做?此课件里播放的内容不够精彩,纸版画的制作步骤,制作纸版画教师示范用时过长,如果课前准备充分,把制作的纸版画范例的步骤过程用一张张的照片记录下来,再制作进课件中。让学生在制作综合纸版画前观看。这样制作步骤就一目了然,大大节省了学生理解的时间,可以把更多时间花到制作过程中去。

 教学拓展方面。没有必要把以后的教学内容硬搬过来。可以让学生课后回家继续利用各种其它废旧材料进行制作。这样也是教学拓展的内容。

美术教案篇2

 课时:1课时

 教学目标:

 1.通过教学活动,让学生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。掌握形状的概念和形式,并学会应用各种形状来组成艺术画面。

 2.通过学习活动,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造型元素--形的魅力,尝试自己动手,运用构成原理创造各种画面。并从中体会到乐趣。

 教学重点:

 认识形状的概念和形式

 教学难点:

 学会运用各种造型组成画面

 教学过程:

 一.导入阶段:

 1.欣赏各种平面形状

 师问:看了这些形状,你们能给他们归类吗?为什么?

 生答:略

 2.导入课题:《形的魅力》

 二.发展阶段:

 1.《形的魅力》的特点(学生讨论找规律)

 展示各种形状。

 师问: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规律(学生讨论)

 生答:略

 师小结:形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。(点、线、形状、色彩等)

 2.形的分类(知识窗内容)

 几何形(三角形、正方形、矩形、椭圆形、多边形等)自由形(随手画的形状)

 3.形的特点(外形和骨式的变化):

 有规则--

 无规则—

 三.拓展阶段:

 1.怎样运用各种形状组成画面(小组讨论)。

 师小结:首先要创造出各种形状(剪出形状)

 2.制作步骤(教师示范)

 四.学生作业:

 1.作业要求:设计、制作一幅画。

 2.学生练习,

 3.教师巡回辅导。

 五.作品展示:

 1.小组单位展示、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。

 2.学生代表向全班同

 3.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。

 六.收拾和整理:

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。

 教学反思:学生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。能掌握形状的概念和形式,并学会应用各种形状来组成艺术画面用各种形状。本课还可以引导学生多去思考创造什么作品或运用装饰像框等方面。

美术教案篇3

 活动前评析

 《纲要》中指出:“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、事、物,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,激发他们表现美、创造美的情趣。”教师从幼儿日常生活中容易接触到的事物入手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,更容易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。有次午餐时,我发现孩子们对蛋壳的形状很感兴趣,还听到班里有些幼儿在谈论,说看到电视里用蛋壳制作的小花瓶很漂亮,还有房子,小猫,大家谈论得很热烈。所以我想何不满足幼儿一下,让他们也来用蛋壳做他们喜欢的`东西,体验制作活动的乐趣。

 活动目标

 1、尝试用废弃的蛋壳进行拼贴,并且用刷均匀涂色,进行印画的技能。

 2、感受蛋壳粘贴画的特殊花纹,体会蛋壳装饰带来的美。

 3、训练幼儿的手脑协调性,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。

 4、懂得废物利用,做生活的有心人。

 活动准备

 蛋壳、水粉颜料、双面胶带、卡纸、剪刀、胶水、画好的各种图案。(树、鱼、太阳等)

 活动过程实录

 活动过程:

 一、故事引入,激发幼儿兴趣

 1、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盒子,猜猜里面是什么?(幼儿自由发挥)(打开盒子)哇!原来是蛋壳。

 2、(讲小蛋壳的故事)小蛋壳很难过,谁也不需要它,怎么办呢?

 (自由想象,表扬好的幼儿)

 3、那么,用废弃的蛋壳能做什么呢?

 小结:蛋壳可以用来装饰画呢,你们看:

 二、出示范例,共同欣赏

 1、用蛋壳装饰了什么画?(葫芦)蛋壳藏在哪里?

 过渡:蛋壳画还会变魔术呢。闭上你的小眼睛,变啦。。(打开折好的半边)

 2、一个葫芦变成了两个葫芦,这个葫芦是怎么变上去的?(幼儿自由发挥)

 3、这个蛋壳印的画和我们平时印的画是不是一样呢?(出示平时的印画一张比较)

 小结:蛋壳印的画的花纹很特殊,是一块一块的,有空隙。

 三、引导幼儿了解蛋壳印画的制作方法和过程

 导语:蛋壳画,真神奇,让我们也来试一试

 1、示范蛋壳画,讲解要求并配儿歌

 2、请一位幼儿示范,老师配儿歌

 过程:先找到一幅画,撕去上面的双面胶,拿一块又一块大的蛋壳,蛋壳的里面贴上去,用手压一压,蛋壳贴满这幅画。注意蛋壳只能贴在画的轮廓里,蛋壳不能叠在一起,画面上没有贴住的请抖一抖放进箩筐里。

 3、蛋壳画做好了,我们来玩变变变的游戏

 用排刷刷上颜料,颜料刷均匀,最后把白纸对折(角对角),用手掌抹抹平,这样一幅画变成了两幅画。你们想不想来试试?

 4、后面还有许多的画要你们做成蛋壳画,不过,要求不要忘了噢。

 5、老师再次强调制作要求时,请幼儿来说

 四、幼儿操作,教师巡回指导

 提醒幼儿蛋壳粘贴在轮廓线里,蛋壳不能叠在一起,刷颜料要少一点且均匀。

 五、展示幼儿作品

 1、幼儿交流(让幼儿互相评价,互相交流)

 附小蛋壳的故事:

 原来没桨也没帆.噼里啪啦,小蛋壳裂开了!从里面钻出一只毛绒绒的鸡宝宝.鸡妈妈带着鸡宝宝去散步了.刮风了,鸡妈妈连忙张开翅膀,鸡宝宝赶快钻进妈妈的翅膀里,那就是它的新家呀!

 小蛋壳有点孤单,它想;对了,我再去找个宝宝,做它的新家!小蛋壳骨碌骨碌滚去了.一只蜜蜂正在采蜜.小蛋壳说:"蜜蜂宝宝,我做你的新家吧!"

 蜜蜂说:"谢谢你!小蛋壳!我不是蜜蜂宝宝,我是蜜蜂阿姨,我的家在那棵大树上,那个圆圆的蜂巢就是我的家!

 一只蚂蚁正在搬东西,小蛋壳说:"蚂蚁宝宝,我做你的新家吧!"蚂蚁说:"谢谢你!小蛋壳!我不是蚂蚁宝宝,我是蚂蚁姐姐,我有家,我的家就在前面的那个泥洞里!小蛋壳继续滚呀滚.他看见一只青蛙在唱歌!它说:"青蛙宝宝,我做你的新家吧!"青蛙说:"谢谢你!小蛋壳!我不是青蛙宝宝,我是青蛙哥哥!那边的池塘就是我的家!"这时候,一只蜗牛慢慢的爬了过来,小蛋壳说:"蜗牛宝宝,我做你的新家吧!"蜗牛笑着说:"谢谢你,小蛋壳!我有家!你看,我的家就在我的背上呢!"谁也不需要它,小蛋壳很难过!怎么办呢?

美术教案篇4

 活动目标:

 1、让幼儿了解结艺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间工艺,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。

 2、引导幼儿欣赏作品,感受作品的审美、装饰功能。

 3、鼓励幼儿大胆创作。

 4、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。

 5、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。

 活动准备:

 盘长结一个,中国结课件

 活动过程:

 一、出示盘长结,引导幼儿了解结艺。

 指导语:今年春节,我收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礼物,我很想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一下,大家来看一下!

 提问:这是什么,有没有小朋友知道,举手回答?

 小结:对,这就是中国结,老师拿来的是盘长结,是中国结中的一种,中国结是我们中国特有的一种民间编织艺术,别的国家都没有,只有我们中国有,好多的外国人都很喜欢漂亮的中国结。

 二、引导幼儿欣赏中国结的外形特征

 指导语:不仅仅外国人喜欢,中国人也很喜欢,我也非常喜欢这个精致美丽的中国结,你们喜欢吗?

 我喜欢这个中国结的一圈圈的花边,像个中国结的耳朵一样,这个叫结耳,我喜欢结耳,是因为它的形式美。

 提问:

 1、你们喜欢中国结的什么地方啊?

 小结:流苏:中国结下面的穗子摆动起来很柔美,像是在翩翩起舞,我们把这个叫流苏,你喜欢它是因为它的线条美。

 结体:你喜欢中间这部分是个正方体,是有一条丝线有规则的排列、穿编的,你喜欢它,是因为它的结构美。

 2、你们还喜欢中国结的什么啊?

 小结:有的小朋友说喜欢它的上下,左右对称,整个结体是中心对称、均衡的,具有对称美。

 3、你看这个中国结是什么颜色的啊?给你什么感觉?

 小结:这个中国结是红色的,让人感觉喜洋洋,热闹,所以春节过年的时候,人们都去买中国结给自己或者送别人。

 总结:我们平时说的中国结,大多指的是盘长结,它是中国结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结,有很多的结都是在盘长结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。

 三、寻找生活中的中国结,理解中国结的装饰功能

 提问:

 1、你都是在什么地方见过中国结?

 小结:生活中,我们可以在汽车、背包、商店、宾馆、家里、饭店等一些地方见过。

 2、它有什么作用呢?

 小结:把它穿编成吊饰、挂饰、首饰等来装饰、美化我们的生活,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。

 四、欣赏中国结课件

 五、用图画的方式设计自己喜欢的中国结

 活动反思:

 中国结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艺术品,它美丽神奇,丰富多样,蕴涵着美好的意义。在民族文化共享的今天,中国结也走上了世界文化的行列,深受大家的喜爱,国内国外都有它的影迹,它是我们民族的骄傲。新《纲要》中提到,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民族文化,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,培养理解尊重及热爱的情感。

美术教案篇5

 活动目标:

 1、能根据故事情节表现天鹅的各种动态,运用遮挡、叠印等方法现丰富的画面。

 2、尝试给作品配匕合适的底色。

 3、继续与同伴友好合作,共同使用材料完成作品。

 活动准备:

 1、课件:天鹅湖,两只天鹅的小。

 2、水粉笔,水粉颜料,作业纸,调色盘,抹布,桌布等。

 活动过程:

 1、出示天鹅湖的,引导幼儿欣赏和交流。

 (1)教师:这是什么地力。?这里有什么?这些人鹅是什么样子的?什么颜色的?

 (2)教师:夕阳下,这些天鹅又是什么样子的?颜色有什么变化?

 2、与幼儿一起交流、讨论创作方法。

 (1)教师:天鹅湖中有许多天鹅,我们怎么把它们表现出来?

 (2)教师出示小图,演示两只天鹅的重叠方法,帮助幼儿理解上下、左右、多少。

 教师:这两只天鹅重叠在一起露处了哪些部分?挡住了哪些部分?

 (3)师幼共同讨论画面背景的创作方法。

 ①教师:湖里还会有什么?(小鱼、水草)

 ②教师:湖水是什么颜色的?怎样表现湖水才能突出水面上的天鹅?(色彩区别)可以用我们学过的什么方法添画湖水?

 3、幼儿创作,教师巡回指导。

 (1)重点:各种姿态的天鹅。

 (2)难点:湖水与天鹅颜色的搭配。

 要点提示:

 1)天鹅的造型比较简单,只要抓住天鹅长长的脖子这一特征即可。

 2)教师需要利用小帮助幼儿学习画面的构图,理解天鹅之间的遮挡关系。

 3)在为天鹅涂色的时候,要打破幼儿对天鹅固有色彩的印象,用拟人化的语言鼓励幼儿大胆运用多种色彩表现美丽的天鹅。

 4、展示幼儿作品,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。

 教师:你画的天鹅在干什么?

 活动建议:

 日常活动继续引导幼儿欣赏粉印版画作品,讨论画面构图的方法。

 区角活动

 ①科学区:观察天鹅的外形特征。

 ②美术区:用油泥塑造各种动态的天鹅。

 活动反思:

 本次美术活动欣赏天鹅,激起多数幼儿喜欢天鹅,通过课堂的欣赏,模仿,动作创编等,给幼儿们绘画带来有效果的创作,孩子们都大胆想象天鹅的样子,并且画出来。不足的是课前没有给幼儿观赏过天鹅,导致课堂时间不够而拖堂,同时材料准备不足,颜料不够使用;同时有些幼儿把天鹅想象的太难了,作画时没能完整的完成绘画,需要教师多点时间的指导。

©著作权归作者所有,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